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首页
  • 研究所概况
    • 研究所简介
    • 联系我们
  • 新闻动态
  • 学科建设
    • 学科动态
    • 人才培养
  • 师资介绍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坛
  • 理论研究
  • 学术资源
    • 法规库
    • 案例库
    • 经济法论著
  • 校友风采
  • 分享 | 薛亦飒:公司契约论的结构修正: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为分析对象
  • 通知 | 2019年下半年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 活动预告||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第37期预告
  • 通知 | 关于召开湖北省法学会商法研究会2018年年会的预通知
  • 预告 |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第34期预告
  •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知
  •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法学院 2017年春季经济法法学硕士研究生答辩安排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 商事组织间的现代博弈———对Larry E. Ribstein《非公司组织的勃兴》的阐释 2012-10-16
  • 如何对地理标志实施国家干预? 2012-10-09
  • 论遗作发表权——从张爱玲作品《小团圆》说起 2012-10-09
  • 投资者到金融消费者的角色嬗变 2012-10-09
  • 企业对食品安全的组织化保障义务 2012-10-07
  • 温州金改——三大制度创新受关注 2012-10-01
  • 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兼评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规定 2012-10-01
  • 十八大的经济背景与结构性减税任务 2012-09-28
  • 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 2012-09-26
  • 信托刚性兑付的起源、影响及治理 2012-09-15
  • 宪法社会权条款在司法裁判中的理性表达 2012-09-15
  • 辨析预算法修改 2012-09-12
  • 私有标准及其反垄断法规制(三) 2012-09-05
  • 私有标准及其反垄断法规制(二) 2012-09-05
  • 私有标准及其反垄断法规制(一) 2012-09-05
  • 商标法的创造性和能动性适用——纪念商标法颁布三十周年 2012-08-26
  • 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范围:一个比较法的视角 2012-08-15
  • 中国反垄断法实施四周年回顾与展望 2012-08-12
  • 中国行政性垄断的原因、行为与破除(报告摘要) 2012-08-12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宏观调控制度转型 2012-08-03
首页<<1...4142434445...106>>尾页 106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4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