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首页
  • 研究所概况
    • 研究所简介
    • 联系我们
  • 新闻动态
  • 学科建设
    • 学科动态
    • 人才培养
  • 师资介绍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坛
  • 理论研究
  • 学术资源
    • 法规库
    • 案例库
    • 经济法论著
  • 校友风采
  • 分享 | 薛亦飒:公司契约论的结构修正: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为分析对象
  • 通知 | 2019年下半年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 活动预告||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第37期预告
  • 通知 | 关于召开湖北省法学会商法研究会2018年年会的预通知
  • 预告 |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第34期预告
  •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知
  •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法学院 2017年春季经济法法学硕士研究生答辩安排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 叶卫平:反垄断法分析模式的中国选择 2017-06-11
  • 谢增毅: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 2017-06-09
  • 刘剑文、侯卓:事权划分法治化的中国路径 2017-06-09
  • 王晓晔、吴倩兰:国际卡特尔与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 2017-06-08
  • 孔祥俊: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代化 2017-06-08
  • 马一:金融举报者激励和反报复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以美国萨班斯法和多德-弗兰克法为核心 2017-06-07
  • 杨松、宋怡林:民营银行股东自担风险立法模式借鉴与选择 2017-06-06
  • 宋怡欣、吴弘:P2P金融监管模式研究:以利率市场化为视角 2017-06-06
  • 金晓文:破产程序中的金融合约“安全港”——安全边界的功能性定位 2017-06-05
  • 梁上上:论公司正义 2017-06-05
  • 崔国斌:专利申请人现有技术披露义务研究 2017-06-04
  • 许可:劳动合同的自治与规制——以“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为中心 2017-06-04
  • 缪因知:证券交易场外配资合同及其强平约定的效力认定 2017-06-03
  • 周樨平:商业标识保护中“搭便车”理论的运用——从关键词不正当竞争案件切入 2017-06-03
  • 刘铁光:《商标法》中“商标使用”制度体系的解释、检讨与改造 2017-06-03
  • 朱慈蕴、沈朝晖:不完全合同视角下的公司治理规则 2017-06-02
  • 蒋大兴:公司法中的合同空间——从契约法到组织法的逻辑 2017-06-02
  • 黄辉:对公司法合同进路的反思 2017-06-02
  • 胡开忠:屏蔽网站禁令的制度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17-06-01
  • 袁波: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兼议“推定说”和“认定说”之争 2017-06-01
首页<<1...678910...106>>尾页 106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2014 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

Baidu
map